在快遞行業中我們能想象出的快遞分揀工作,是這樣的!
但其實現在是這樣的!
一個配有機器人的物流中心,只需配備2000米的倉庫,10個入口,350個機器人就可以同時作業,1小時可以分揀18000個快件,更牛的是,這些機器人自動充電5分鐘,就可以奔跑4小時,真正的24小時不停歇啊。工作時效性大大加強同時可減少人力物力的負擔。
在電子商務高速發展的今天,背后支撐著每天過億快遞件,可是市場上的勞動力緊缺,物流行業向自動化發展勢在必行,快遞分揀機器人具有高度自動化、高精度、適應性強等優點,為高速發展的物流行業打開了新天地。在中國快遞業最大的智能分揀工廠,要確保包裹在三個半小時內全發出去,必須依賴于這些不知疲倦的移動機器人。在過去,要完成這個分揀量,至少需要100名熟練工人。2000平方米的作業面積,可以產生的路徑有3000億條。怎樣迅速找到最佳路徑,又避免和其他機器人相撞,這還要歸功于一個厲害的“大腦”
快遞分揀機器人是怎么工作的?物流自動化機器人完成的每一道程序,都帶來人力成本的下降和工作效率的提高。目前在倉庫中,機器人主要可以在分揀、搬運、堆垛等方面代替人工。不同類型的分揀機器人無論外形如何,都帶有圖像識別系統,通過磁條引導、激光引導、超高頻RFID引導以及機器視覺識別技術,分揀機器人可以自動行駛,“看到”不同的物品形狀之后,機器人可以將托盤上的物品自動運送到指定的位置。目前在倉庫中,機器人主要可以在分揀、搬運、堆垛等方面代替人工。
自動分揀機器在接受運送指令后,通過視覺掃描技術,按照商品的品種、材質、重量以及發往的地點進行快速的分類,然后將貨物送到指定的貨架上或出貨站臺處。與此同時,機器人也可以在最短時間內將貨架上的商品配送到不同的站臺向外運輸。這樣便可以極大縮短快遞發貨周期,提高服務水平。機器人在地面上有序“穿梭”,將一件件包裹運送到指定位置,完成分揀。其采用相機+二維碼精確定位,紅外、超聲波避障,具有急停按鈕和碰撞海綿。讀碼準確率在99.99%以上,讀碼速度少于1秒。
物流行業從人工分揀向智能化、自動化方向發展,是智能技術發展的重要標志,快遞分揀機器人通過視覺識別的技術不僅可以節省空間,也可以提高商品向外配送的速度,為物流行業提供更為科學的供貨方案,從而提高物流領域的業績。目前全國已然出現了智能物流風潮,AGV移動機器人也許不會全面代替人工,這幫呆萌的機 器人,正在“干掉”所有快遞分揀員。真的太可怕了。